植物神经系统肿瘤即自主(自律)神经系统的肿瘤,通常分3种特殊的组织类型:①神经节细胞瘤;②神经节母细胞瘤;③神经母细胞瘤。通常无症状,它是儿童最常见良性神经源性肿瘤。
1.神经节细胞瘤
多有家族史,通常无症状,它是儿童最常见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这种肿瘤亦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人,女性稍多。如肿瘤渐增大,在5.0cm以上则可出现与神经鞘源性肿瘤相关的症状。侵犯颈交感神经节可出现Horner综合征、虹膜异色症等。
2.神经节母细胞瘤
男女发病率相似。发生于较年轻的年龄组,约30%在2岁以内;50%见于3岁以内;70%~80%见于10岁以内;20岁以上者则少见。除出现神经源性肿瘤相关的症状外,常可出现截瘫,慢性腹泻和某些部位的疼痛。
3.神经母细胞瘤
男性发病率比女性稍高,好发于低龄儿童和婴儿,多数发生在3岁以内的儿童。儿童的纵隔的神经源性肿瘤50%以上是神经母细胞瘤。除常出现与神经源性肿瘤相类似的症状外,截瘫和其他脊髓压迫有关的神经源性症状,存在于1/3的纵隔经母细胞瘤的儿童中。部分病例中可出现副癌综合征。如大量水样腹泻、腹胀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有关的腹痛,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斜视眼多肌阵挛综合征一种尚难解释的症状群;以小脑、脑干共济失调伴快速眼球运动(舞蹈样眼睛);由于肿瘤来源的神经嵴细胞内含有APUD细胞,可有儿茶酚胺分泌引起的嗜铬细胞综合征,如出汗、皮肤潮红、尿中可发现升高的香草扁桃酸即(VMA),它是这些物质降解后的产物。因为此肿瘤好侵犯邻近组织,往往很早出现血行转移,以骨、肝为多见,长骨常可出现无症状,骨广泛转移伴骨髓破坏可造成严重贫血。肝转移可出现黄疸,眼眶部转移,往往是神经母细胞瘤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疾病的晚期几乎均出现贫血。因亦常出现淋巴转移。故会有相伴随症状和体征。
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的降解产物:多巴胺、多巴、5-羟吲哚乙酸和香草扁桃酸(VMA)等,尤以香草扁桃酸为主要(测得24小时尿VMA总量),此值增高,有助于诊断神经母细胞瘤。其他两类自主神经源细胞瘤相对较少,成功切除肿瘤后这些物质的水平降至正常,若又升高提示复发。
1.X线检查
神经节细胞起源的肿瘤X线表现因肿瘤的分化不同而异。良性节细胞瘤表现为脊柱旁沟的实性块影,界线清楚,50%的病例可看到点状钙化,肿瘤附近的骨质因肿瘤压迫而有改变,肿瘤长入椎管内呈哑铃状者也不少见。神经节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则显示椎旁沟内的肿块相对不清晰,而后者X线阴影常被称作"鬼影",多数的肿瘤都可以见到点状钙化灶。神经母细胞瘤的病例常可见骨浸和侵入椎管的情况,而神经节母细胞瘤的病例则少见。
2.CT扫描
除有神经源性肿瘤的共有特征外,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常有钙化,呈斑点状高密度影,囊变后的囊壁可呈弧形钙化。神经母细胞瘤多呈不规则性实质性肿块。肿瘤常有分叶状并突入肺野[方剂汇www.fane8.com],肿块内可有弧形分隔将其分成前后两部分,肿块可压迫邻近结构并推移血管前移,气管移向对侧。
3.MRI
显示在增强的T2影像上,神经节母细胞瘤是高密度不均质螺旋状的表现,低密度的曲线状和结节带形成了螺旋状的表现。
了解病史后依据年龄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应想到植物神经系统肿瘤,确诊还需病理检查。
1.手术治疗
(1)纵隔神经节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包膜完整,均应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往往能达到彻底的目的。
(2)纵隔神经节母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包膜多完整,手术切除机会仍较大,首选行手术切除,对包膜不完整的肿瘤应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及包膜,以防术后复发。
(3)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因为恶性程度较高,包膜多不完整,也应力争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对无法切除而残留的肿瘤,术中应行标记,以供术后行放射治疗。
2.放射治疗
对术中有残留的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必须行补充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30Gy,但2岁以下的儿童为20Gy,以减少放疗后期骨骼畸形发展和骨髓抑制造成的损害。如对残留肿瘤采用组织间放疗,则剂量要提高,因组织间照射的剂量高度集中于局部,对距瘤体稍远的组织照射量锐减,不良反应小,故可给予足够的照射量。
3.化疗
是晚期丧失手术机会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惟一可行的疗法。有很多药物对神经母细胞瘤有一定的敏感性,例如: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顺铂(DDP)、替尼泊苷(VM26)、苯丙氨酸芥肽(PeptichemioPTC)、达卡巴嗪(甲氮咪胺)、放线菌素D(ACT)、依托泊苷等对神经母细胞瘤有一定疗效。
1.纵隔神经节细胞瘤
一般手术均能切除,切除后很少复发,故预后良好。
2.神经节母细胞瘤
因为是低度恶性肿瘤,绝大部分能切除,预后也较好,少数残留肿瘤者术后行补充放射治疗,预后亦是良好的。仅有极少数患者预后较差。
3.纵隔神经母细胞瘤
尽管行早期单一切除或联合治疗后可延长生存期,但预后不容乐观。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