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须

中药材“葱须”。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 ①《别录》:"主伤寒头痛。" ②孟诜:"通气。" ③《日华子本草》:"杀一切鱼肉毒。" ④《纲目》:"疗饱食房劳,便血肠澼成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作吹药。复方:①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

名称 葱须 ( Cōnɡ Xū )
英文名 fibrous root of Fistular Onion
别名 葱根
功能主治 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主伤寒头痛,孟诜,通气,杀一切鱼肉毒,疗饱食房劳,便血肠澼成痔,
用法用量 <p>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作吹药。</p>
性味 平,
归经 肺经
相关方剂 香豉汤 , 散瘀和伤汤 , 葱豉黄酒汤
相关中成药 香豉汤 , 散瘀和伤汤 , 葱豉黄酒汤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葱须 附方

①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葱根、豆豉,浸酒煮饮。(《孟诜方》)

②治喉中疮肿:葱须(阴干为末)一钱,蒲州胆矾一钱。研匀,一字,入竹管中吹病处。(《医准》)

③治冻伤:葱须、茄根各四两,煎水洗泡患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

①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葱根、豆豉,浸酒煮饮。 (《孟诜方》)②治喉中疮肿: 葱须(阴干为末)一钱,蒲州胆矾一钱。研匀,一字,入竹管中吹病处。 (《医准》)③治冻伤: 葱须、茄根各四两,煎水洗泡患处。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葱须 生境分部

全国各地均有栽植

葱须 原始形态

葱,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0cm。通常簇生、全体具辛臭,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叶基生,圆柱形,中空,长约45cm,径1.5-2cm,先端尖,绿色,具纵纹;叶鞘浅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通常单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绿色,亦有纵纹;伞形花序圆球状;总苞膜质,卵形或卯状披针形;花被6,披针形,白色,外轮3枚较短小,内轮3枚较长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雄蕊6,花丝伸出,花药黄色,丁字着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种子黑色,三角状半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